在我国,相关智能电网安全的标准制定、技术研究和产业推进也在积极进行中。国家电网将在未来10年投资超过4万亿人民币,用于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数据显示,智能电网总投资的15%将用于与安全相关的建设。显而易见,未来我国智能电网安全市场潜力巨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截至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智能电网的概念、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扩大了对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的使用,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在这个概念中,通信信息平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信息流等字眼都表明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发展密不可分。”北京华电卓识信息安全技术测评中心技术顾问徐震表示。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信息安全问题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和安全装置,发电厂控制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力负荷装置、电力市场交易、电力用户信息采集、智能用电等多个领域都可能面临信息安全的威胁。可以说,信息安全已成为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重要基础,是电力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也曾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白晓明指出:“在电网信息化方面,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较类似,但我国在电网体系监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就是基础设施面临的威胁,涉及面很广,仅电力用户隐私保护技术就包括个体数据和知识隐藏技术等多种技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副所长高昆仑表示。
13348141666,13348146651
86-514-88771234,0514-88776881